书架
兵荒马乱来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1章 中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着呐,不比种麻取线简便。”柳氏摇头,“过去采葛的多,一年采几回,那是以前什么都得靠天生天养。那东西又极微贱,到处都可以成活,穷人皆用得起。”

  “后有了麻,种一次一样可以一年采两三回,得的麻线还多。沤麻和沤葛都是一样工序,取麻线却没有取葛丝废事。”

  “……其实葛布也好穿着,就是生活习惯吧。”芳娘又道,“有爱穿麻衣的,就有喜欢穿葛衣的。”

  “葛与麻,皆可粗可细。粗的便织鞋都嫌硌脚,糙比麻袋布。细的,不比棉布差,就制内衣裤都使得。全看家里女人的手上工夫,若得布料舒适,就要手脚到家,这些都是废时废力的活计。”

  但看是想整日里穿得像披麻戴孝,还是穿得周周正正,家庭妇女很重要啊!

  是以这时候取妻是有硬性标准的,比如媒人拿出一匹细布,向男方家庭大大地夸赞一番,“窥窥看,个是人家姑娘织成则,恁上那处求得此等好手艺?心灵手巧,贤惠则耶。”

  哪怕还没见着真人呢,这婚事么,也便八九不离十了。

  一边说话,柳氏手里拿了一支棍儿,套着一个小小带孔圆陶片,组合起称为纺轮的小工具,滴溜溜转着捻线。

  柳奕笨手笨脚,也拿一副纺轮,滴溜溜转着打结。

  “尤其恁葛线越要细时,越须得女子方可操持。”柳氏一边捻线一边道。

  “为甚?”柳奕心说,莫非这还有壁垒?性别歧视?莫不是为了那啥……的阴谋论?

  “男人手粗,又笨又糙啊!”柳氏哈哈一笑,“传闻上好的葛布需由少女织成。实际么,就是小姑娘眼神好,手指头细而灵活,可以分出更细的葛线而已。”

  “这么说,小儿子也可以纺织啊!”柳奕嘀咕一句,不过又一想,那确实不太可能。

  这时候讲究男耕女织各自相安,一个家庭得分工合作各行其是,看人家黄家的丹哥,不是也很有男子汉觉悟么。

  “王上收布匹时,民间便重麻;收绢匹了,便重桑茧。”柳氏看着女儿道,“照此以往,自然是要鼓励更多地养蚕种桑了。”

  “阿娘会的都是我在大靖朝那奶奶教的吗?”柳奕忽地想起来这事。

  “一多半是罢,绩麻这活儿,却仿佛一来就会,不甚记得了耶。”芳娘想了想。

  “恁这大靖朝的奶奶人挺好,就是脾气略急躁了些儿。过去她尝说,她们当姑娘时,哪怕妇人满出去窜个门,甚或半大的女孩儿,一路都是手不落空,得带上纺轮麻绪,走到哪捻到哪。”

  “不然,家中姑婶便教训小辈满,‘纺不得纱,织不成布,拿不动针线裁不成衣,漫天里扑腾,看那有人家敢要你耶’。”

  “喔——”柳奕吐吐舌头,照此标准,“那俺便只能守着爹妈当一辈子老姑娘了。”

  看这模样,柳大姊儿这原装的娘是真个只把柳家当做自己的家来,所以只记得柳家的事情。

  “既来之则安之,恐怕恁往后还得嫁人耶。”芳娘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你说她家,好端端养大个女儿不容易,好赖等着这朵花儿上了学、上了班、买好了房子……就差个女婿了,结果还一朝穿越。

  往后啊,也不晓得是哪个踩了狗屎撞大运的小子能当上她家两辈子以来的头一个女婿。

  “俺滴娘,恁一定是这天下最心灵手巧的女子。”柳奕适时地拍拍马屁,“别的也不多说,您跟我爹啊,还是比着现代时候,多养你女儿两年罢?”

  “贫嘴。”

  现今的税赋只要求收取单丝织成的绢匹,不过恁丝线无论用作经纬,都得捻上一捻。

  在这空间里,芳娘捻了一晚的线,捻完了一个丝团才暂时作罢。

  柳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