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李子雨杲远安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媒婆上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大梁国国历二十三年,新皇十六登基称帝,一扫先帝腐烂颓业,重建帝基,亲贤臣而远小人,重民生且亲民情,开创一新的历史篇章。史之谓“宣民盛世”。~泡沫团队整理~

本文故事则发生在远离国都的南方的竹山县下属的白河村。

约摸傍晚时分,结束一天的劳作后,白河村的村民扛着锄头哼着悠悠的不成调儿的小曲儿,归家而去。

依溪而建的草屋上,淡淡的炊烟慢慢升起 ,直触天际,构成了美丽和谐的画卷。

王媒婆一步作三步,转悠着到了李家屋前的院子门口,拍门大喊:“李家嫂子在吗?李家嫂子在吗?”

正在屋里缝补衣物的何氏听着声音,纳闷的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边回着在的呢,一边出门去瞧。

打开门发现是王媒婆,才想起上次拜托的事,何氏立马把王媒婆迎了进来。

家里穷,没什么招待人的东西。何氏从灶房的小水罐里舀了一粗瓷的烧好晾着的凉开水,又洗了几个野果,拿到了堂屋里。

王媒婆也没挑三拣四,李二家的境况她又不是晓不得。

吃了个甜果,喝了杯水,摸了一把嘴,她就拽着李氏的手诉苦:“何大妹子啊,不是我不帮你,你也知道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巴掌大的地方,谁家的情况能不知道?唉,我是真的说破了天,人家也……”

后面的话,王媒婆不说,何氏也知道。

单论女儿家的能干,如何配不上那钱四娃?左不过是嫌弃自家底子薄!

素来心气儿高的何氏像是被人臊了一番,恼得整个人一阵战栗。眼圈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一边念着,何氏就一边抹起了眼泪。也顾不得外人在旁,满心满眼的为自己的女儿叫屈。就因着父母的拖累,连门像样的亲事都说不了。

王媒婆眼见着何氏在旁径直的哭了起来,先是有点尴尬且心虚自己的小算盘,后又是惋惜李大姑娘受了父母的拖累实在可惜了。

她也不再卖关子,紧接着跟何氏说道:“你也别伤心,说媒这种事讲究个你情我愿,也要求个缘分。这家不成那家成,又不是认定了他家。这家有好女百家求,我这两天一走动,这不就有人动了心,托我来说合呢。”

听着媒婆的道喜,何氏适才难受得紧揪着的心这才缓了缓,有了点子高兴。

略带矜持的摸了摸眼角,拭掉挂在眼角处的泪花,问道:“是哪家儿郎?若条件尚可,也是能考虑一下。”

王媒婆砸了咂嘴,先前还觉着有把握的事,看何氏这拿乔的态度又觉着有点玄乎了。却无法,只好继续说道:“还记得那杲家小子不?”

“说的可是远山村那张寡妇家的?”这十里八乡再没第二个姓杲的了。

“可不?”

“那可记得,饥荒那年,他那后娘撵了他,他后来占了山头当了黑老大落草为寇了的那小子嘛。”何氏怎么会不记得。也是那后娘做得出来,那年饥荒其实并不严重,这附近多少村子一个人都没少。多大点的孩子,挤挤吃的又不是不行。顾着自己孩子的吃喝,硬是把一个孩子要丢了。这片儿的村里就没人不知道。

那杲家是远方逃难而来,他娘死在了半路上,为了在村儿里安家。他爹就跟张寡妇搭伙过起了日子。没想到他爹一没,张寡妇就将他赶出了家门。虽不是亲生的,养身边的狗儿养个几年都是有感情的,何况是个人呢?

想着,何氏就一阵唏嘘。

“正是呢!”王媒婆一看她有印象,大掌一拍,含笑接话,“如今国泰民安,他们哪里能与官府再作对。前阵子官府不是清查山头,他带头放弃抵抗,如今已转为了良民。据说县老爷满意他的识时务,还赏了银子。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年轻有力,又有银子,外面还有个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稀罕你家闺女,这不,刚一回乡就托我来说亲。你说,这么好的条件上哪儿找去?”

不同于王媒婆的越说越欢喜,何氏渐渐的拉下了脸,眼底的同情逐渐冷却,弥漫起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