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波定大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颜真卿登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二月初二。

  宵禁刚过,被春霖浸染着的洛阳城就早早醒了过来,今天是进士科举试放榜的日子,洛水南滨观德坊的礼部东墙前早已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

  今年被取中的举子只有二十六位,才占了全部的八百来人中极少的一部分,多数人只能落个榜上无名的结果——他们有的人表情木然,有的呆立着不动,有人正偷偷用衣袖拭去泪水,有人则聚在一起借高声的谈笑掩盖内心的失意……

  对这里的许多人来说,落榜不仅意味着多年的寒窗苦读毫无结果,还意味着妻子的失望、兄嫂的白眼和村人的讥笑……除非他们放下书本,拿起锄头,从此在烈日下土里刨食。

  圣人说“贫贱不能移”,这固然对,但也没有谁真地甘于贫贱,或许这句话也只有从已经从贫贱中摆脱出来的口中说出,才有意义。

  有人正蹒跚着离去,丢下一把破油纸伞在地上随风滚动……

  “高大兄!”有个清朗的声音唤他道。

  失魂落魄的高适停了脚步,转头来看。

  一位身穿浅灰色绨袍的青年跑到他的身边,替他撑起伞,安慰道:“大兄莫要气馁!来年咱们再战科场!”另一位身穿褐色绨袍的青年也上前劝慰。

  高适那高大的身躯紧紧裹在淡薄的旧缊袍里,额前的头发也打了绺,神情萧索。他认出这两人是自己的诗文好友杜甫和岑参,心中一酸,喃喃道:“三次了……落第三次了……还有来年么?”他家境贫寒,如今过而立之年,已接连三次落榜,身上盘缠也早已花了个精光。

  杜甫和岑参年纪都小他许多,家境都还不错,故此虽也都榜上无名,但也并不如高适这般灰心至极,只得出言安慰。

  杜甫见远处通津渠边的空地上已支起几处朝食摊子,冒着热腾腾的白气。便招呼二人过去找了张空桌子坐下。

  出摊的老汉见有新客到,连忙招呼:“三位小郎喝汤饼嘞!”

  三人点了吃食。不一会儿,老汉就用三只粗白瓷大碗将热腾腾的汤饼盛了上来,又麻利地用竹蔑盘送上六个胡饼。

  半碗热汤饼下肚,三人热汗直冒,高适的情绪也稍好了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