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风波定大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哥奴掌大权 胡儿入长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界之外。

  时任户部司储郎的五郎李崿,正在口沫横飞的跟几个姐妹讲自己在内藏库里见到的那些稀罕的宝物:“……那个‘自暖杯’才是个好东西,我亲眼见的,就这么大一个青色酒杯……”

  他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继续说道:“不管多冷的天气,哪怕是寒冬腊月里,你只要把酒往这杯子里这么一到……你猜怎么着?”他配合着自己的故事,自斟了一杯酒。

  “……哎呀!你快说,别卖关子啊!”七姐正听得起兴,急切的催问道。

  “没成想,还真是不虚叫了个‘自暖’的名字,那酒在片刻间温热了,要的等得时间长点儿,还能冒出热气呢?若是端在手里,杯壁又不会烫手,你说那不是宝物是什么呢?”李崿叹道。

  “七姐,你这身子寒怕冷的,将来急切间想喝口热的,用那个‘自暖杯’是再好不过的,赶明儿你求阿爷向圣人讨来给你,岂不美哉?”八郎李屿也大大咧咧的凑趣道。

  一旁的七女婿杨齐宣最善逢迎,忙插嘴道:“八舅哥说的对,要是咱阿爷向圣人去讨,圣人岂有不给之理?”

  七姐见丈夫如此说,也不禁眉花眼笑,口中却娇嗔道:“就你会顺水推舟的做好人,到最后还不是要撺掇我阿爷费事?什么时候你自己在圣人那里也能有这等面子,我才是看对了人呢!”

  那杨齐宣见自己夫人如此说,也忙笑道:“我怎敢跟岳父老泰山比啊,他老人家在圣人那里可是一等一的红人啊!我唐开国以来有过那么多宰相,哪位的恩宠能比得上咱阿爷?”

  七姐听了这话也洋洋自得道:“那倒也是,每逢节庆圣人进膳,只要品到珍馐美味,就立即让內侍骑快马给阿爷送来,最多的时候赏食的內侍马头连着马尾,这波还没回去,那波就到了呢!”

  听到这里,八郎又接话道:“这话不错!不过,话又说回来,圣人的恩宠是因为什么?那还不是因为咱阿爷于社稷有功?”他自斟自饮了一杯,又道:“就拿那个杨慎矜来说,御史中丞,也算九卿了吧?多大的官儿!竟敢仗着自己是前隋王族,在家里藏着个妖道史敬忠,解说谶书,图谋不轨,多亏了咱阿爷通过那个杨钊提供的线索,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破获了此案。你说,没有功劳,圣人能那么信任咱阿爷吗?”

  “我怎么听说那谶书是吉温他们搜查时候暗自塞进去的?”一旁正在吃香瓜的十三妹心直口快,一边吃一边问道。

  “哎呀!那肯定是杨慎矜的余党栽赃攀咬啊,还用说么?”十三妹夫曹元捴听自己的夫人如此说,吓了一跳,忙接过话来。

  “哦,这样啊,那杨慎矜真是该死!”十三妹根本没有听出自己丈夫的紧张,仍继续吃她的瓜。

  “嗨!那杨慎矜算什么啊?”杨齐宣见自己已成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便故作神秘的继续说道:“大鱼还在水下没有露头呢?”

  ……

  在高墙内的世界中的人正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下,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生活的赐予,仍犹觉不足的时候,又怎能想到:高墙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在那里,无数爬冰卧雪的将士正置身于血与火的战场上,面对着敌人的刀剑弓失,拿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死神玩着对赌的游戏。

  就在不久之前,高仙芝率他的一万人马,一举突破了由吐蕃重兵守护的连云堡大寨——多亏了提前打入敌后的先锋部队用信鸽送出了连云堡大寨的布防图,唐军才相对顺利地突破了吐蕃人凶狠的防守。

  纵然如此,仍有不少将士血洒疆场,将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唐将赵崇玼阵亡,贾崇瓘、田珍、李嗣业等人各受轻伤,先锋席元庆、岑参等人在阻击败兵的过程中也都负伤……,就在危急时刻,别将段秀实率领一队飞骑及时赶到,这才将试图赶回阿弩月城报信的吐蕃斥候全数斩杀——为全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先锋席元庆率人抢在吐蕃援军到来之前砍断了他们唯一的入援通道——横亘在弱水上的那道藤桥……

  至此,高仙芝的战术目标几乎全部达成,八千唐军经过一番漫长艰苦的急行军,兵不血刃占领阿弩月城,又顺利攻克了小勃律的王城孽多。

  小勃律王苏失利本就亲善大唐,率众出城归降。

  高仙芝也并未难为他,令人将他和王后涅罗送回长安,接受天可汗的发落。

  后来,李隆基仍敕封他为小勃律王,恢复了两国的邦交,都是后话,不表。

  战后,岑参到处寻找自己的朋友——为唐军提供连云堡情报的小勃律“奴从军”小队长石赜兰察,却终无所获,不知生死。

  ……

  李林甫七女婿杨齐宣的话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只见他悄悄用手向东边一指,道:“听说东边那个,早就等不及了!还私自跟一帮人密议来,密议去的。先前那个韦坚,还有皇甫惟明两个,不就是一个依着自己有开凿广运潭的功劳,一个仗着在河西、陇右屡败吐蕃的战功,竟敢在圣人面前弹劾咱阿爷专权呢,那还不都八成是受了那人的指使?”

  八郎李屿“哼”了一声,说破道:“我知道你说的谁,不就是太子嘛!”

  一旁的大哥李岫吃了一惊,刚要制止八郎,却被他抢道:“大兄,不用怕!我说的没错啊,我看是他心里怨恨咱阿爷当年挺的是寿王,现在当了太子便来挟私报复的。再说,那韦坚和皇甫惟明不都是忠王府长大的吗?哪个不想他早登大宝好成他们的拥立之功啊?亏得咱阿爷查实了他俩在崇仁坊的景龙观内密议。那韦坚身为外戚,却与边将狎昵,不是企图结党,图谋不轨,又是什么?”

  李岫劝道:“八郎你小点声。韦坚和皇甫惟明私自密议自然与法度不和,如今他俩也都已被圣人贬黜、赐死了,但圣人不也是没有拿太子怎么样吗?若是被旁人听去了,说你也是挑拨圣人与太子关系,阿爷可就又要用家法打你了。”

  李屿却撇嘴笑了笑,满不在乎的说道:“嗨!大兄,这里就咱们几个,哪有什么旁人?再说,太子有事无事,还不是圣人说了算,还不是咱阿爷说了算?我看阿爷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打我!我说的是实情啊!”

  七姐听了也忙笑道:“就是!哪有老爹能打替自己说话的孝顺儿子的?要是阿爷再打八郎,姐给你拦着。”

  “孝顺?”大哥李岫叹道:“你们还是年轻啊。我就怕你们的“孝顺”,反倒鼓捣着阿爷在朝内到处树敌,以致前途满是荆棘,路越走越窄。将来一旦祸事临头,咱们想跟这园子里的杂役一样干些粗活谋生,恐怕都不可能啊!”

  他是家中长子,性格宽厚友悌,平日里兄弟姐妹也都听他的,李崿、李屿等见他如此说,虽心中不服,却也不再言声。杨齐宣、曹元捴等妹丈毕竟又隔了一层,更不好再说什么。只十三妹手中把着一串葡萄,边吃边问道:“八哥,你方才提到杨钊。我还想问你嘞,这个人是不是就是现在宫里那位太真娘子的从兄啊?他前几个月去我府上,还送了不少岭南运来的荔枝呢,说是太真娘子吃不了,赐了一些给他,他这人又不喜欢吃甜的,怕糟蹋了,故此送与我家。你们说有趣不有趣?还有人不喜欢吃甜的”,她身材丰满,说这番话的时候还在吃着葡萄,微胖的脸颊一颤一颤的。

  “嘿——!”提到杨钊,五郎李崿满脸不屑的接过话头道:“那个人才是奸猾的狠,依我看,那就是个钻营小人,他撺掇着把他的前主子杨慎矜整倒了台,又开始走阿爷这条门路了。

  你说的不错,那位太真娘子就是前寿王妃。我与宫里的中官掌事辅缪琳有些交情,听他说的。前几年不是武惠妃薨了吗?寿王因丧母悲痛过度,行为逐渐乖张,慢慢失宠,而圣人也因思念过度,茶饭不想,后来见到进宫探病的前寿王妃,便说似曾相识。再后来,在高翁翁的斡旋下,敕令前寿王妃出家,又进宫做了女道士,赐了个道号‘太真’,有了她的陪伴,圣人这才康复如初,如今已被册封为贵妃了!

  至于那个杨钊,听说本是剑南道一个浮浪破落户,他家与贵妃家的关系也是极为疏远的,但既然有了这么层关系,便被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提拔了起来,专门打发来长安疏通走动的。这才多久,已经擢升到户部度支员外郎了,从五品上,竟跟我一个品级!”

  听得出来他言中满是不屑和鄙视,说到此时已有激愤之意,不自觉地站起来大声说道:“听说他最近还借口说为了避讳‘金刀谶’,寻机向圣人讨了个名字,叫什么杨国忠!还‘国忠’,我看他忠个……”,最后一个字的粗话还未出口,他才想起还有姊妹在座,竟生生的吞了回去,一屁股坐回原位。

  “可我觉得他那人不错啊!”十三妹仿佛根本没听出李崿话中的不满,一边吃着一枚白梨,一边顺口说道,十三妹夫曹元捴大为尴尬,低头小声纠正道:“不错什么啊!”

  “你啊!有好吃的,你觉得谁都不错!”李崿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狠狠抓起一个蟠桃往她手中塞了过去。

  “好!好!先放这儿,我一会儿吃……”十三妹笑着伸出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把那蟠桃接了过去。

  正在这时,突闻一个轻柔悦耳的女声说道:“是谁在议论我太真姐姐?”

  只见从廊后的竹影里转出一个纤细的身影来,一位少女身着一袭月白色道服,怀中抱着一只玉杆拂尘,在明月的清辉下宛如仙子下凡,飘然出尘。

  大哥李岫忙招手道:“空儿,快来。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