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提教委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讲台下面的人群有些躁动,看来他们对这个排行榜有许多想法。

  “书院和书院先生紧密挂钩,我首先讲书院先生的排名吧。”付子莘站到讲台前,说道。

  “书院先生一共有三个排行榜,不过目前只公布了其中一个,那就是名师排行榜。”

  “那你怎么不全部公布出来?”孔照兴忍不住出声。

  付子莘没有理会孔照兴的疑问,接着说:“书院先生分为三个评级,讲师、导师、名师,分别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阶段。”

  “上面的三个评级是如何划分的?”坐在台下的人问道。

  “您的问题非常好。”付子莘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这个,“讲师对应院试阶段,导师对应乡试阶段,名师对应会试和殿试阶段。”

  什么?怎么能这样?

  孔照兴心里不服气,他只有秀才的功名,不管他的名声多大,最多只能评个特级讲师。

  讲师和名师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而他一向以名师自诩。

  “那每一级别又如何具体划分初、中、高、特级呢?”刚刚提问的先生接着问。

  “感谢朱院长的提问。”提问的人是京城排名前三的乾戊书院的院长朱立峰。

  “评级需要经过大量的指标考核和计算,既要从先生本身考核,也要从他所教导的学生考核。”

  “学生主要是两率一奖,考试通过率,结业后的就业率以及学生参加比赛获奖的情况。”

  “而对先生本身的考核更为复杂,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学思徳工。”

  听起来确实有些复杂,建安书院院长冯璋问道:“学思徳工又作何解释?”

  “学思徳工分别对应学识、思想、德行、教书工作。比如学识,可以具体到功名、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举办讲座等等。”

  “那德如何来评价?”冯璋接着问。

  “德行不太好量化评价,但是可以通过对他教的学生、他的同事以及周边的百姓随机进行问卷调查打分。”

  付子莘讲完,各书院院长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