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俊男靓女一路向上孟功科陈圆圆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村长不是当地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孟村长大名孟功科,原非本地人,老家住在河南黄河边上。

有一年,黄河决堤发了大水,浊浪滔天,遮天蔽日,冲走了庄家,毁坏了房屋,无数人丧命。

幸免于难的人,为了活命,被迫逃离家园,开始要饭。孟功科的父母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孟功科,也加入这个行列。

不到半年时间,父亲就因为饥饿和疾病的折磨突然离世,留下孤苦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依然挨门乞讨。

时值秋末冬初,寒风乍起,气温突降,母子二人由于缺少棉衣,被冻得瑟瑟发抖。

飘落到上观村,看见村口有一个麦草垛子,母亲抱着孟功科来到垛子旁,背靠着麦草垛子,想要取暖御风寒。

恰在这时,上观村村民杨二蛋正好路过这里,看见瑟瑟发抖的母子两人,心中不忍,就把他们带回了家。

回到家,杨二蛋一阵忙活,为母子俩做了一顿热饭,热情招呼着母子二人。

雪中送炭,一顿热饭之后,母子二人填饱了肚子,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杨二蛋又翻箱倒柜找出一些新旧不一的棉衣,让母子换上。

洗去脸上的污垢,换上棉衣,杨二蛋一看,就有些不舍得让母子二人离开了。因为孟功科的母亲是个很漂亮的妇女,虽然由于营养不良,脸色很不好,但也掩盖不住天生的丽质。

杨二蛋三十多岁了,两三年前媳妇去世,没有孩子,光棍一个,现在正需要一个媳妇来陪伴自己,帮自己料理家务,看见这样一个美丽的妇人岂能不动心?

尤其是当杨二蛋通过询问得知,孟功科的父亲已于逃难中因病去世,现在只有母子两个相依为命,就更舍不得了。

杨二蛋就想,如果这母子两个都能留下,杨二蛋不但有了媳妇,还有了儿子,一举两得,既省事又省心,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有了这样的心思,杨二蛋就以孩子太小,天太冷不要冻坏孩子为由,百般挽留,希望母子就在家里多住几天,缓一缓,养一养,再走不迟。

孟功科的母亲见杨二蛋虽然长得黑丑,个子也不高,但人还算诚实善良,又看看怀中的儿子,就答应了下来。

孟功科母子俩个人住下后,杨二蛋百般地照顾,百般殷勤,同时找来村里的干部,请他们帮忙说合这段姻缘。

村里的干部当然也乐意这样做,乡里乡亲的,这可是成人之美的大好事。

在村干部地热心说合下,走投无路的母亲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

从此,孟功科母子成了真真正正的上观村人。

上观村紧靠太白山,因半山腰上东西两面有着两座庙观而得名。据说两座庙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东边一座庙观称作“兴善寺”,供奉的是女娲娘娘,由道姑们驻守。西边一座庙观称作“庆元观”,供奉的是关公关老爷,由道士们驻守。两座庙观遥遥相对,却很少往来。

周围其他村庄以与道观的远近和方位的不同而命名。有中观村,下观村,东观村,西观村,还有其他村庄,如王家村,宋家村等都是后来派生出来的。因管理这些村庄的镇政府在中观村,所以中观村也叫中观镇。

有了漂亮老婆和孩子的杨二蛋,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心里畅快。回到家里更勤快了,在外面干活也更卖力了。山民虽然贫穷,可人实在,有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