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璧合天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我们做个交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算命先生的后堂其实别有洞天,穿过一面屏风,早有一看上去年过而立的先生候在里面低头饮茶,看见周隐被人带来,立刻起身行礼。

  周隐回之一礼:“张先生。”

  张幼珍笑着问:“周先生今日怎么得闲来张某这寒舍拜访?莫不是有什么事情?”

  说罢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主帅在一个月前我离开黄州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千万把先生请到黄州去,这次可万不能推辞了。”

  周隐愣了愣,半晌笑出了声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元帅是刘皇叔,明堂可不是卧龙,只能栖身于此,别无去处。”

  “怎么别无去处呢?这天下之广,好男儿皆可踏足,先生难道不想到黄州去追随元帅,成就一番大业吗?”

  周隐只是苦笑,若她真是个男儿身,自然去哪里都不必担心。可是她现在只能被拘于一方院落之中,是去是留都要看他人的脸色,寄人篱下的生活怎能是万事遂意?

  当年周隐身着男装在街上闲逛,无意中看到张幼珍坐在一旁摆摊算命,对着一幅地图愁眉苦脸,眼皮都快要耷拉到了地上。

  她一时好奇,凑头去问他在担忧什么,张幼珍就把地图摊开,说自己在思考前朝的一次战事,想着如何能够反败为胜。

  周隐觉得一个算命先生在这里忧国忧民十分奇怪,但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坐下来和他讨论了几句。听着周隐的分析,张幼珍眼中的光芒愈来愈盛。到最后他拉住周隐的袖子,只是低声说:张某有一事想请先生出谋划策。

  混迹民间,执着兵法,还四处寻才,周隐立刻意识到自己招惹上了什么样的人,立刻起身摆手,想着能溜多快就溜多快。

  张幼珍只是对着她的背影喊道:若能成事,张某可以答应先生一个条件。

  周隐的脚步顿了一顿。

  她倒是一直想打听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身世。年少离家,大多数记忆都已模糊不清,她只能依稀从唐知府的只言片语中得知:自己是在大都被收养的,而全家大概只余她一人。

  此时,她只是低声问道:“张先生,你可忘了我的条件?”

  “当然没有。”张先生爽朗一笑,将一封信笺放到了桌上,“我派兄弟们四处打听,将正禧年间因党政牵连而灭门的官员名录誊抄了下来,其中姓周的就有五家。”

  说罢,他叹息一声:“当真是天威难测,世事无常啊。”

  周隐珍而重之地将那份信笺收拢于袖中,然后道:“今日周某来此,是劝说先生赶紧离开的,唐知府不知为何得知了我们在罗城的消息,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下令封城,那是必定是插翅难逃。”

  张先生愣住了:“情况当真如此严重?”

  周隐点头:“这也是我无意中得来的消息。”

  张先生站起身来,焦躁不安的踱步片刻,然后转身问道:“周先生当真不愿意和我一起走吗?”

  周隐只是笑着摇摇头:“不必了,若是有缘必会相逢,若是无缘……那就后会无期吧。”

  张先生凝望着她,眉目中多出了几分寂寥:“只是想到从此与先生阔别,恐怕今生都不得见,张某心中憾恨难当。”

  说罢他起身,恭敬地冲周隐一礼。

  周隐沉默片刻,突然干巴巴地一笑:“罢,罢,突然想起院中还有书在晾晒,看这天色怕是又要下雨,我要赶紧回去收拾,不敢再叨扰先生。”

  然后她起身离去,留给张先生一个瘦削的背影。

  周隐走出房门,一丝凉风扑打在她净白的面颊上。她突然想起,张先生也本应是一位在家安分务农大字不识的普通人,却被这世道搓磨地可以拽文弄武,与她品论天下,看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乱世也可以养出一群真正的英雄。

  她抬眼望着天色,乌云滚滚,似是山雨欲来。

  ————

  周隐运气并不好,行至半途,雨点就落了下来。

  她一边担心自己的衣裳,另一边担心家中晒的书,无意之间就加快了步伐,到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